滴滤池主要由一个用碎石铺成的滤床及沉淀池组成。滤在1~6米左右,一般为2米,石块直径在3~10厘米左右,从剖面上来看,下层为承托层,石块可稍大,以免上层脱落的生物膜累积而造成堵塞。石块大小的选择还要根据滤池单位体积的有机负荷来决定,若负荷高,则要选择较大的石块,否则由于营养物浓度高,微生物生长快而将空隙堵塞。废水通过布水系统,从滤池顶部布洒下来。为了保证空气在布水的间隙中进入滤料,平顶山塔式生物滤池实验装置,早先都采用间歇喷洒的布水系统,平顶山塔式生物滤池实验装置,其中包括投配池、配水管网及喷咀三部分,通过投配池的虹吸作用,使废水每隔5~15分钟从固定埋于滤池中的喷嘴中喷出,喷嘴距地面约0,平顶山塔式生物滤池实验装置.15~0.31米。现大多采用旋转式布水器,废水从滤池上方慢速旋转的布水横管中流出,布水管高度离滤池池表面约0.46米;太高水流受风影响;太低水流对生物膜不能起到冲刷作用。曝气生物滤池是80年代末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于90年代初得到较大发展;平顶山塔式生物滤池实验装置
滤池除了对悬浮物质有去除作用外,对浊度、COD、BOD、磷、重金属、细菌及病0等也都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在城市污水处理中,滤池已成为水处理回用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处理单元。随着滤出悬浮物在滤层间的堆积,滤层的水阻力逐渐增大。此时虽然水浊度不会发生大的改变,但如不及时反洗,则由于泥渣过多积聚,会造成滤料层结构的变化;滤料见空岛横断面和形状的改变,滤层被压实等。同时,由于水阻力的增大,也会使滤层发生“破裂”,造成过滤水短路,出水水质变差。平顶山塔式生物滤池实验装置Biofor(生物过滤氧化反应池)是得利满水务继滴滤池、Biodrof干式过滤系统之后的专为三代一生物膜反应池。
动态混凝过滤处理装置
三.主要配置
1.中和池(搅拌)1只、高位调节池1套、絮凝反应池1套、斜板沉淀池(含聚丙烯斜管1套)、膜生物反应器1套(含板式膜组件1套):进口亚克力材质;
2.原水箱、清水箱和污泥箱(白色12mm厚),配铜质放空阀;
3.提升泵1台、低噪音充氧泵1台、隔膜抽吸泵1只、搅拌装置1套:0~300rpm,无极调速;
4.加药装置1套:进口亚克力加药罐1只、搅拌装置1套、加药计量泵1台;
5.流量测量与调节:转子流量计,污水流量1个:LZS-15(5~50L/h),气体流量:100~1000L/h;
6.设备标牌、不锈钢电控箱1只;漏电保护开关、电源电压表和按钮开关;
7.台面(白色12mm厚PP板)、连接管道和阀门;不锈钢框架(万向轮及禁锢脚)等组成。
慢滤池
集中式给水设施中的一种过滤净化设备。其过滤速度较慢,约为0.1m/h~0.3m/h。滤池厚度为70~80cm,粒径0.3mm~0.45mm,不均匀系数为1.75。过滤经过1月~2月,砂滤层上的生物膜逐渐积累变厚,有碍过滤效果,便需要刮砂、洗砂,或重新铺砂后再用。使用慢滤池净水时,滤前不必进行混凝沉淀处理。慢砂滤可除去水中悬浮物99%以上,除去细菌约99%,滤过效果好,但缺点是滤过速度缓慢、面积大、洗砂费时费力,故目前较少使用,多被快砂滤所代替。 生物滤池 一种“粗”的生物处理装置,有接触滤池和洒滴滤池两种。
多层滤料滤池实验装置
主要配置
1.进口亚克力材质多层快滤池:含大阻力配水系统、承托层、滤料、排水槽、进出水管道和阀门,反冲洗进出水管道和阀门等;
2.原水箱和清水箱1只(白色12mm厚PP板),配铜质放空阀;
3.自吸式离心泵1台、转子流量计2只、反冲洗风机1台、气体流量计1只;
4.陶粒1批、石英砂1批、多面空心球1批、活性炭1批;
5.设备标牌(采用丝印腐蚀凹字金属标牌400*160*3mm)、不锈钢电控箱1只、漏电保护开关、电源电压表和按钮开关(德力西);
6.台面(白色12mm厚PP板)、连接管道和阀门、弯头;不锈钢框架(配万向轮及禁锢脚)等组成。
滤池除了对悬浮物质有去除作用外,对浊度、COD、BOD、磷、重金属、细菌等也都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平顶山塔式生物滤池实验装置接触滤池是将污水导入滤池,与填料上面接触。平顶山塔式生物滤池实验装置
曝气滤池的发展前景
世界上首座曝气生物滤池于1981年在法国投产,随后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应用。美国和加拿大等美洲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引进此工艺,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也先后引进了此项技术。世界上较大的环保公司如法国得利满公司、德国菲力普穆勒公司、法国VEOLIA公司均把它作为拳头产品在全世界推广。在中国内地,曝气生物滤池正处于推广阶段。大连市马栏河污水处理厂是我国首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由东北市政院设计),广东新会东郊污水处理厂采用了水解——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由中冶马院设计)。 我国一部分工业废水的处理也采用了此项技术。国内许多科研设计单位对曝气生物滤池也进行了试验研究。随着曝气生物滤池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推广和普及,很多学者在其结构形式、功能、启动和滤料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 平顶山塔式生物滤池实验装置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