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述升降复合阀包括比例阀、节流阀、溢流阀和第五单向阀;所述第五单向阀的入口分别与压油精过滤器的出口和溢流阀的油口连通,第五单向阀的出口分别与比例阀的入口、第三单向阀的入口和第四单向阀的出口连通,比例阀的出口与节流阀的油口连通,节流阀的第二油口分别与溢流阀的第二油口和下降支油路连通。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升降复合阀可满足压油的双向流通,结构简单,易于控制,且通过溢流阀可调节上升支油路中油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推荐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比例阀的电控端连接,压滤机油缸,控制流经升降复合阀的压油的流向;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第二比例阀的电控端连接,控制流经调速阀组的压油的流速;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三信号输出端与电机的启停端连接;所述压油精过滤器的堵塞报警端与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压滤机油缸。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控制模块实现升降油缸系统的自动控制,压滤机油缸。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推荐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检测油箱内压油油位的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和/或还包括报警器,控制模块的第四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器的启动端连接。
油箱3顶部的右侧设置有空气滤清器16,空气滤清器16是一个作为可以拆卸更换的装置安装在油箱3上,从而保证油箱3内部环境的清洁,油箱3内腔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轮泵11,齿轮泵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油路集成块12,油路集成块12中设计了压力自锁机构,电动机1停止转动时,推杆4立即停留在一定的位置上,使压力油处于保压状态,另外,可根据用户要求,在额定的速度、输出力和行程范围内进行无级调节,油路集成块12的顶部连通有溢流管13,油路集成块12的右侧与***连接管5连通,溢流管13远离油路集成块12的一端贯穿油箱3并且与溢油阀9的进口连通,齿轮泵11输出轴的表面通过联轴器与电动机1输出轴的表面固定连接,电动机1输出轴的表面通过联轴器与油箱3的左侧传动连接,油箱3的右侧和油缸2的右侧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油缸2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推杆4,油箱3的内表面通过***连接管5与油缸2连接口的表面连通,油缸2前后两侧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辅助稳定缸6,辅助稳定缸6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辅助杆7,辅助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稳定环8,且稳定环8的内表面与推杆4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油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溢油阀9,且溢油阀9接口的表面通过第二连接管10与辅助稳定缸6的连接口的表面连通。
伺服油缸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设置在主泵2的出油口p和伺服阀5的***进油口p1之间的油路上的电磁球阀11,电磁球阀11的进油口与主泵2的出油口p连通,电磁球阀11的出油口与伺服阀5的***进油口p1连通,电磁球阀11的控制油口与控制模块7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电磁球阀11得电时,电磁球阀11工作在右位,将主泵2和伺服阀5之间的油路连通,当电磁球阀11失电时,电磁球阀11工作在左位,将主泵2和伺服阀5之间的油路切断。电磁球阀11用于控制主泵2的出口压力油是否能够进入伺服阀5。当主阀芯,主泵2为其提供压力油,由于主阀芯,油液会从主阀芯。为减小系统发热,*在伺服阀5开始工作前,由控制模块7控制该电磁球阀11得电打开,为伺服阀5供油。另外,当系统突然断电时,电磁球阀11在弹簧作用下可以自动快速复位,切断主泵2和伺服阀5的连接油路,防止压力油进入伺服油缸6造成伺服油缸误动作。进一步地,伺服油缸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设置在主泵2的出油口p和伺服阀5的***进油口p1之间的油路上的***过滤器12。***过滤器12对主泵2出口压力油进行过滤,保证进入伺服阀5、伺服油缸6等精密元件油液的清洁度。***过滤器12带压差发讯器,当滤芯堵塞时,发讯器发出报警信号,提示更换滤芯。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