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磨机钢球的要求:球磨机的出力不仅受钢球装载量的影响,也与钢球直径有关。要求有一定的球径及不同球径的球保持一定比例关系,一般筒体内球径的尺寸范围为25——60mm。如果筒体内都是大直径的球,其冲击力较大,对击碎大块煤有利,但由于球与球之间间隙大,相对表面积小,挤压、碾磨作用减弱,对磨煤机出力及煤粉细度均不利。筒体内小直径钢球太多,冲击力小,会使磨煤机出力下降,同时,由于钢球表面积相对增大,会使钢球磨损增加,磨煤电耗随之上升。
球磨机的钢球特点:铸球铬的含量分为高、中、低铬球,一般来说中、低铬球耐磨性能较差、破碎率高,价格比较实惠,黔江区低铬高铬钢段,按性价比来说不算很高。高铬铸球由于硬度好,耐磨性也较好因此在水泥球磨机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高铬铸钢球的韧性较差,黔江区低铬高铬钢段,在生产的过程中容易破碎,并且它的成本高,黔江区低铬高铬钢段,价格也高, 间接的增加了生产成本。
《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收藏|手机打开手机客户端打开本文高铬钢材料高温复杂力学行为的理论研究蔡晓丹【摘要】: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发电机组的运行模式正在面临着重大变革。频繁的开启和关闭操作,使得超临界发电机组中的高铬钢构件承受了复杂的热力学载荷,由此可能导致构件中产生蠕变、低周疲劳、延性、氧化腐蚀等多种类型的损伤。各种损伤可能会同时出现,并发生交互作用,从而严重影响高铬钢构件的使用寿命。为了保证构件的安全运行,必须深入研究高铬钢在复杂载荷条件下的热力学行为及其损伤演化特性,从而构建出合理有效的本构模型,实现对高铬钢材料及其构件高温复杂力学行为的预测及剩余寿命评估。本文首先提出了一个三阶段蠕变本构模型,用于描述高铬钢材料在高温恒定载荷条件下的蠕变行为。其中,蠕变应变率在三个蠕变阶段的不同特征都在模型中进行了考虑。对于第二和第三蠕变阶段,模型中采用了两个Larson–Miller参数来预测材料的**小蠕变应变率以及平均蠕变断裂时间。第三蠕变阶段内材料蠕变速率的快速增长是通过引入一个蠕变损伤变量来描述。为了模拟初始蠕变阶段由于应变强化效应引起的蠕变速率的下降。
钢球在外观上并无明显差异,在实际效率上却因原材料、热处理工艺、装备自动化水平等因素导致参差不齐。常用冲击力、研磨力、表面硬度和芯部硬度来衡量,钢球产生的撞击能量,高铬球一般不小于4.0焦/厘米2,球表硬度不低于58HRC,表芯硬度差控制在2HRC,冲击疲劳寿命不低于15000次,靠钢球的点面接触研磨物料,提高粉碎效率。
耐磨钢球硬度高、耐磨性好、不易破碎、不失圆等,达到硬度与韧性的完美结合,外硬内韧,使用后生产效率大为提高,每日钢球补充量大为减少,每吨钢球可以降低矿产品约5%用电量,降低耗材15%—20%,真正达到降本增效。伊莱特钢球系耐磨钢球中的一种,材质为B2,百分含量(%)碳为0.76—0.82,硅为0.17—0.35,锰为0.72—0.80,铬为0.5—0.6.钢球整体硬度较高且比较均匀,使用后表面硬度达到并持续保持在洛氏硬度HCR60—65,冲击韧性大于12焦/厘米2,球径为25毫米—180毫米,该厂家是国内少数能直接生产直径80毫米以上钢球的企业之一。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