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分为晶硅电池和非晶硅电池,晶硅电池分为多晶和单晶硅电池(尺寸有125和156两种),非晶硅薄膜电池按原料分很多种:砷化镓,北京焊带太阳能电池片色差,北京焊带太阳能电池片色差、碲化镉、铟铜镓锡等等!!
单晶效率(18-19%)比多晶高(16.5%-17.5%),单晶成本比多晶高,北京焊带太阳能电池片色差!
晶体硅电池成本比非晶硅电池高,效率也比非晶硅(9%-11%)高,但非晶硅比晶体硅有特色:比如非晶柔性电池、透光效果等,是晶体硅做不到的!
太阳能电池比较大的优点是绿色、环保、寿命长(60年),缺点是投资大、资源间歇性!
二、表面制绒
单晶硅绒面的制备是利用硅的各向异性腐蚀,在每平方厘米硅表面形成几百万个四面方锥体也即金字塔结构。由于入射光在表面的多次反射和折射,增加了光的吸收,提高了电池的短路电流和转换效率。硅的各向异性腐蚀液通常用热的碱性溶液,可用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和乙二胺等。大多使用廉价的浓度约为1%的氢氧化钠稀溶液来制备绒面硅,腐蚀温度为70-85℃。为了获得均匀的绒面,还应在溶液中酌量添加醇类如乙醇和异丙醇等作为络合剂,以加快硅的腐蚀。制备绒面前,硅片须先进行初步表面腐蚀,用碱性或酸性腐蚀液蚀去约20~25μm,在腐蚀绒面后,进行一般的化学清洗。经过表面准备的硅片都不宜在水中久存,以防沾污,应尽快扩散制结。
太阳能电池片加工中的掺杂与扩散原理的原理:
半导体的掺杂扩散,主要是依靠了离子从高浓度像低浓度区域扩散的原理。在太阳能的硅片中,把杂质原子的气相源靠近硅片,加热后,使其慢慢扩散,杂质原子会慢慢的深入硅片中,浓度从硅片边缘到内部是逐渐降低的。
半导体中的掺杂是指在半导体硅中掺入磷或镓可以得n型或p型半导体材料,由此制出各式各样的半导体器件。在一些无机固体化合物中掺入不同的金属离子,可以得到不同性质的发光材料,如氧化钇(III)中掺入铕(III)离子可以得到发红光的荧光材料。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