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共享单车是解决人们短途一公里的短途出行需求,那么共享电动单车瞄准的则是3-10公里的中短途出行,比如在城市中一部分上班族在坐完地铁或公交后,依然需要走几公里的路才能达到上班地点,共享电动车就可以解决他们“短途几公里”问题。 不过,相比于短途一公里只能靠共享单车而言,消费者在中途出行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地铁公交外,还有网约车,河北租八戒共享电单车、出租车。如果不是健身考虑,河北租八戒共享电单车,河北租八戒共享电单车,愿意骑行三公里共享单车的用户应该不多。共享电单车在具备共享单车便捷性的同时更加省时省力,自行驾驶比网约车出租车成本更低。
滴滴旗下**品牌青桔单车近日获得超过10亿美元融资,君联资本领投,另一家国外大基金跟投。这也是青桔的首轮融资。 青桔单车成立于2018年,归属于滴滴普惠出行事业群下的两轮车事业部,由两轮车事业部总经理张治东负责,张治东直接向滴滴创始人程维汇报。 由于共享单车增量空间有限,同为两轮车的电单车会是各家公司们争先布局的蓝海。 “相关部门认为共享电动助力车才是共享经济,同时利润可观。共享助力车运营和充换电这两块市场,都是蓝海。”一位连接相关部门与共享单车企业的机构人士表示。以前,他所在的机构关注共享单车的投放控制,现在更关注“共享单车的迭代——也就是共享电动助力车。” 上述青桔人士表示,电单车是今年青桔的重点方向之一。“电单车目前投放主要以二线以下城市为主,主要的问题是各地相关部门的准入。” 相比共享单车,电单车更加考验公关能力。
电单车共享化、智能化趋势加快,出行企业加速布局。雅迪、爱玛营收靠前,小牛电动增速快2019年4月,电单车新国标正式实施。根据新国标规定,电单车须具有脚踏骑行能力、设计车速不超过25km/h、整车重量(含电池)不超过55kg、电机功率不超过400瓦、蓄电池电压不超过48伏,此外还增加了防篡改、防火、阻燃性能、充电器保护等技术要求。根据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自行车制造企业营业收入488.4亿元,同比下降0.7%,实现利润总额16.6亿元,同比增长32.0%;电动自行车营业收入749.9亿元,同比下降8.4%,实现利润总额36.3亿元,同比增长4.6%。 近年来,随着电单车行业品牌竞争的加剧,品牌集中度持续上升,在品牌分化的过程中,品牌竞争格局已经基本清晰。当前,电单车行业**品牌企业主要包括雅迪、爱玛科技、新日及绿源电动车等。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