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CTB可按照GB/T19083、YY/T0969、YY0649、T/CTCA1、GB/T32610等标准检测出具具有CMA资质的报告,可用国家注册登记,在市场上各大商场及天猫,京东等网络商城。 1.过滤效率检测,针对于油性介质和盐性介质都需要模拟检测,都符合要求才算通过,并设有三个等级,1级,2级,和三级。 2.防护效果分别设有A级,B级,C级,D级,四个级别,根据产品的定位要求,来做级别判定。 防护效果级别是根据国家空气质量标准中空气质量类别设置的,防护效果级别由低到高依次分为四级:D级、C级、B级、A级,对应的使用环境如下:D级适应于中度(PM2.5浓度≤150μg/m3)及以下污染,广东质检报告,广东质检报告、C级适应于重度(PM2.5浓度≤250μg/m3)及以下污染、B级适应于严重污染(PM2.5浓度≤350μg/m3)、A级在PM2.5浓度达500μg/m3时使用。按照标准要求合理佩戴口罩,广东质检报告,能将吸入的PM2.5浓度降低至75μg/m3以下,使吸入体内的空气质量达到良及以上水平。
检测报告具体应包含哪些信息?
一般检测报告应有以下信息:
1)标题(例如检测报告、测试报告、检验证书、产品检验证书等)、编号、授权标识(CNAS/CMA/CAL等)和编号;
2)实验室的名称和地址,进行检测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必要时给出实验室的电话、电子邮箱、网站等;
3)检测报告标识(如报告编号)和每一页上的标识(报告编号+第#页共#页),以确保能够识别该页是属于检测报告的一部分,以及表明检测报告结束的清晰标识;
4)客户(委托方、受检方)的名称和地址;
5)所用方法(含抽样、检验和判定的依据)的识别(标准编号和名称);
口罩检测范围及相关检测依据标准:
1、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检测
检测标准为YY/T 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检测项目主要有外观、结构与尺寸、鼻夹、口罩带、细菌过滤效率、通气阻力、微生物指标、环氧乙烷残留量、生物学评价。其中微生物指标主要检测细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绿脓杆菌、黄金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二生物学评价项目有细胞毒性、皮肤刺激、迟发型超敏反应等。
2、医用外科口罩检测
检测标准为YY/T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检测标准,检测项目有密闭性、颗粒过滤效率,过滤颗粒类型,细菌过滤效率,血透性要求比较高。
3、医用防护口罩检测
检测标准为医用口罩GB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检测项目有密闭性、颗粒过滤效率,过滤颗粒类型,细菌过滤效率,血透性,表面抗湿,阻燃性,吸气阻力,不应有呼吸阀等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