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百合原产于远东的琉球与中国台湾(当地人称铁炮百合),1777年被旅日瑞典植物学家卡尔·佩特·屯贝里(Carl Peter Thunberg)所记录,1819年其球茎被带到英格兰,1853年又被传教士和水手带到适合其生长的英属百慕大。1880年代,云南百合鲜花出口,云南百合鲜花出口,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Sargent)小姐将一批种球从百慕大带回美国费城,并大受欢迎,云南百合鲜花出口,迅速成为复活节的节庆主题花。19世纪末,百慕大曾为复活节百合输入美国的主要生产地。然而在1898年,一种病 毒完全毁灭了百慕大的百合产业。日本取而代之成为复活节百合的主要生产国,每年曾外销三千万种球至美国,直到1941年日本攻击珍珠港而中断。
麝香百合鳞茎球形或近球形,高2.5-5厘米;鳞片白色。茎高45-90厘米,绿色,基部为淡红色。叶散生,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8-15厘米,宽1-1.8厘米,先端渐尖,全缘,两面无毛。麝香百合的花期调节主要是利用玻璃温室加温栽培,或者在温暖地区利用塑料大棚加温、无加温栽培。在干燥的石灰质土壤中生长不良。麝香百合属秋植球根,秋植后首先发根,然后萌发新芽但不出土,翌年早春破土出苗,出土后开始进行花芽分化,此时需一个月左右的低。
盆栽百合常用12~15厘米深盆,每盆栽一个种鳞茎。或用15~18厘米深盆,每盆栽3个鳞茎,开花时形成茂密的花丛。栽植时,盆底多垫碎瓦片,然后加土,鳞茎顶芽离盆口2厘米,顶芽上覆土1厘米。目前,在荷兰都采用催芽鳞茎,催芽部分必须露出上面。如果种植前鳞茎已萌发则无需催芽,如尚未发芽,可将鳞茎排放在盛木屑的木框内,置放在8~23℃温度下,约4~5天萌芽。生长过程中保持盆土湿润,使用20-8-20四季用高硝酸钾肥或15-15-30盆花**肥。白天温度保持21℃,夜间15℃,约90~100天花朵着色,将盆移至10~12℃温度下,可使花朵开得好而持续时间长。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