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过IGBT的电流值超过短路动作电流,则立刻发生短路保护,***门极驱动电路,输出故障信号。跟过流保护一样,为避免发生过大的di/dt,大多数IPM采用两级关断模式。为缩短过流保护的电流检测和故障动作间的响应时间,IPM内部使用实时电流控制电路(RTC),使响应时间小于100ns,从而有效抑制了电流和功率峰值,提高了保护效果。当IPM发生UV、OC、OT、SC中任一故障时,其故障输出信号持续时间tFO为1.8ms(SC持续时间会长一些),此时间内IPM会***门极驱动,关断IPM;故障输出信号持续时间结束后,IPM内部自动复位,门极驱动通道开放。可以看出,器件自身产生的故障信号是非保持性的,如果tFO结束后故障源仍旧没有排除,IPM就会重复自动保护的过程,反复动作。过流、短路、过热保护动作都是非常恶劣的运行状况,应避免其反复动作,因此*靠IPM内部保护电路还不能完全实现器件的自我保护。要使系统真正安全、可靠运行,需要辅助的**保护电路。智能功率模块电路设计编辑驱动电路是IPM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之间的接口,良好的驱动电路设计对装置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都有重要意义。IGBT的分立驱动电路的设计IGBT的驱动设计问题亦即MOSFET的驱动设计问题。
这主要是因为使用vce退饱和检测时,检测盲区(1-8微秒)相对较长,发射极电压检测阈值设置的相对较高,使检测效果并不理想。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ipm模块短路检测电路,解决了现有ipm模块退饱和短路检测因检测盲区时间长,使ipm模块发生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ipm模块短路检测电路,包括连接在ipm模块发射极端子与栅极端子之间的低阻值电阻r、放大滤波电路、保护电路和驱动电路,放大滤波电路采集放大电阻r的电流,保护电路将放大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u,并与阈值电压uref进行比较,若u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还在于,电阻r的阻值为~。保护电路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电阻r1、高压二极管d2、电阻r2、限幅电路和比较器,限幅电路包括二极管vd1和二极管vd2,所述限幅电路中二极管vd1输入端分别接+15v电源和电阻r2,二极管vd1输出端与二极管vd2输入端相连接,二极管vd2输出端接地,高压二极管d2输出端与二极管vd2输入端相连接,二极管vd1输出端与比较器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放大滤波电路与电阻r1相连接。驱动电路包括功率放大模块。放大滤波电路的放大倍数为20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