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真空渗碳优点:1.渗碳质量稳定:工艺参数设定以后,整个渗碳过程有微机控制并记录工艺参数。控制系统能对渗碳工艺进行精确控制,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全方面监控并记录,减少工艺过程中的不利因素,使热处理工件有良好的重复性,质量稳定。2.表面碳含量易于控制:真空渗碳表面碳含量不必通过碳势控制,通过控制渗碳压力和渗碳气流量即可实现表面碳含量的精确控制。真空渗碳的原理已经和传统气体渗碳不同,没有了碳势的概念。3. 生产效率高:低压真空渗碳实现了高温高速渗碳,使生产周期大幅度缩短,有效节约时间成本。整个真空渗碳工艺可分为一段式、脉冲式、摆动式这几种形式。苏州钢铁低压渗碳方法
改进热用料架,从图5中可看出新料架取消了挡边,且零件上下层是交错摆放的,极大地改善了渗碳气体的流通性,使渗碳气体能够与料架上的零件接触更充分,对改善渗碳均匀性有很大帮助。改进效果跟踪,在使用改进措施前,对一炉装炉量为400件的产品进行全数强喷分选操作,分选后发现其中40件存在表面软点现象,废品率达到10%,经金相分析,排除了淬火引起表面软点的可能性,确认为渗碳过程造成的表面软点,因此可认为渗碳失效率达到10%,影响了零件渗碳的均匀性。在使用改进措施后,同样装炉量的同一种零件,淬火参数与淬火过程都与之前相同,经强喷分选后整炉零件均未发现表面软点,产品报废率为0,即渗碳失效率为0,渗碳均匀性得到有效改善,企业生产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浙江绿色低压渗碳价位低压渗碳表面硬度可达HRC58~63,心部硬度为HRC30~42。
常见缺陷:碳浓度过高。1、产生原因及危害:如果渗碳时急剧加热,温度又过高或固体渗碳时用全新渗碳剂,或用强烈的催渗剂过多都会引起渗碳浓度过高的现象。随着碳浓度过高,工件表面出现块状粗大的碳化物或网状碳化物。由于这种硬脆组织产生,使渗碳层的韧性急剧下降。并且淬火时形成高碳马氏体,在磨削时容易出现磨削裂纹。2.防止的方法:①不能急剧加热,需采用适当的加热温度,不使钢的晶粒长大为好。如果渗碳时晶粒粗大,则应在渗碳后正火或两次淬火处理来细化晶粒。②严格控制炉温均匀性,不能波动过大,在反射炉中固体渗碳时需特别注意。③固体渗碳时,渗碳剂要新、旧配比使用。催渗剂较好采用4—7%的BaCO3,不使用Na2CO3作催渗剂。
表面渗碳是提高承受高负荷、剧烈磨损或疲劳的机械部件使用寿命的主要热处理工艺手段之一。可控气氛渗碳技术虽已较为成熟,但仍有其无法克服的弊端,如:零件表面氧化,高温渗碳及炉气燃烧所产生的油雾和废气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几十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替代常规气体渗碳的工艺方法。20世纪60年代后期,低压渗碳(或称真空渗碳)技术得以开发。其主要优点有:1)能进行高温短时间处理;2)没有晶界氧化,不产生表面非完全淬火层;3)渗碳层的控制简单;4)可进行细孔、盲孔等复杂形状的渗碳;5)作业环境优良。渗碳后需进行机械加工的工件,硬度不应高于30HRC。
从动锥齿轮,材料16MnCr5,热处理技术要求:表面与心部硬度分别为680~780HV30和320~480HV30,有效硬化层深度(硬度510HV1)为0.5~0.8mm。1)工艺。渗碳温度950℃,加热和均温时间50min;渗碳时间9.25min;扩散时间49.75min;淬火介质为高纯度氮气;淬火压力1.5MPa;淬火时间15min;回火温度150℃;回火时间3h。2)检验结果。表面与心部硬度分别为720~729HV30和350~356HV30;齿面有效硬化层深度为0.64mm (550HVl);齿面金相组织为碳化物(1级)+残留奥氏体(2级)+马氏体(2级),无明显的非马氏体组织;热处理变形:外平面平面度<0.05mm,内平面平面度<0.10mm,内孔圆度<0.05mm。真空低压渗碳与高压气淬相结合是当今一种先进的渗碳淬火工艺,可以称之为环保型绿色热处理技术。苏州乙烯低压渗碳参考价
真空渗碳是在低于一个大气压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也被称为低压渗碳。苏州钢铁低压渗碳方法
低压渗碳原理及应用:近十几年来,人们对利用真空系统的渗碳法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低压渗碳技术已日趋成熟。低压渗碳和气体渗碳相比,不仅可形成无氧化物和无污染物的表面,而且把渗碳和气淬结合起来,改善了零件变形行为,提高渗碳温度,减少了间歇式处理的时间,较大程度上降低了气体和能量消耗,同时防止了炭黑的产生。质量传输和反应机理。和气体渗碳相比,由于真空系统中没有含氧的反应气体,就不能进行碳势控制。这种情况下,较重要的参数是碳质量流的密度mc,定义为单位表面积只和单位时间内进人材料的碳量。苏州钢铁低压渗碳方法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