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其PCB板的实际有效散热面积为整流桥表面积的2倍,则PCB板与环境间的传热热阻为:故,通过整流桥引脚这条传热途径的热阻为:比较上述两种传热途径的热阻可知:整流桥通过壳体表面自然对流冷却进行散热的热阻()是通过引脚进行散热这种散热途径的热阻()的。于是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自然冷却的情况下,整流桥的散热主要是通过其引脚线(输出引脚正负极)与PCB板的焊盘来进行的。因此,在整流桥的损耗不大,并用自然冷却方式进行散热时,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与整流桥焊接的PCB表面的铜覆盖面积来改善其整流桥的散热状况。同时,我们可以根据上述的两条传热途径得到整流桥内二极管结温到周围环境间的总热阻,即:其实这个热阻也就是生产厂家在整流桥等元器件参数表中的所提供的结-环境的热阻。并且在自然冷却的情况,也只有该热阻具有实在的参考价值,其它的诸如Rjc也没有实在的计算依据,这一点可以通过在强迫风冷情况下的传热路径的分析得出。折叠强迫风冷却当整流桥等功率元器件的损耗较高时(>),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其散热的需求,此时就必须采用强迫风冷的方式来确保元器件的正常工作。采用强迫风冷时,可以分成两种情况来考虑:a)整流桥不带散热器。
金属引线的一端设置在与管脚连接的导电部件上),能实现电连接即可,不限于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整流桥可基于不同类型的器件选择不同的基岛实现,不限于本实施例,任意可实现整流桥连接关系的设置方式均可,在此不一一赘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功率开关管及所述逻辑电路集成于控制芯片12内。具体地,所述功率开关管的漏极作为所述控制芯片12的漏极端口d,源极连接所述逻辑电路的采样端口,栅极连接所述逻辑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逻辑控制信号);所述逻辑电路的采样端口作为所述控制芯片12的采样端口cs,高压端口连接所述功率开关管的漏极,接地端口作为所述控制芯片12的接地端口gnd。所述控制芯片12的接地端口gnd连接所述信号地管脚gnd,漏极端口d连接所述漏极管脚drain,采样端口cs连接所述采样管脚cs。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芯片12的底面为衬底,通过导电胶或锡膏粘接于所述信号地基岛14上,所述控制芯片12的接地端口gnd采用就近原则,通过金属引线连接所述信号地基岛14,进而实现与所述信号地管脚gnd的连接;漏极端口d通过金属引线连接所述漏极管脚drain;采样端口cs通过金属引线连接所述采样管脚cs。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