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节能监管平台建设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节能监管平台建设背景及现状 为推进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为了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节能、节水的工作,自从2008年以来,河南节能监管平台销售企业,住建部、教育部和财政部开展了高校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示范工作,河南节能监管平台销售企业。截止2012年底,**财政一共投入6.5亿,支持了5批共计191所高校开展节能监管平台建设。目前**批示范高校绝大多数已经完成了项目建设,河南节能监管平台销售企业,其中已有30所高校通过了验收,高校节能监管平台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可以综合使用这几种技术,使平台性能达到比较好。能耗数据从数据网关上传到中控中心,既可以采用校园网,也可以使用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服务公司提供的3G、WIFI网络。但后者成本较高。而校园网覆盖面广、建设成本低,在建设过程中优先使用校园网。中控中心是监管平台的**,需要专业的维护技术,以保证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主控中心维护技术主要有[3]:①设置硬件防火墙:拦截外网对数据中心恶意攻击和***入侵。②对系统软件进行定期升级,修复软件漏洞,开发系统新的应用服务。③定期对数据备份,有系统灾难恢复方案,对服务器进行性能优化和故障排除。④配置不间断电源UPS,保证断电时设备运行不中断。⑤做好设备故障、检修记录。有这些技术作保障,可以保证监管平台的稳定运行。
监管平台建成的后续工作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后续工作 节能监管平台的建成不等于节能工作的完成,相反后续还需要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①强化能耗数据积累和统计分析工作,发现用能问题,并进行改造。②进行各单位能耗公示,制定用能奖惩制度。③建立各类建筑能耗考核制度,对用能进行定额管理。 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云计算是近年来快速兴起的技术,它以高可靠性、高通用性、高可扩展性及低成本等优点迅速得到了各方面的应用。鉴于目前各高校自建中控中心存在建设、维护成本高、设备老化需要升级、更新等问题,笔者认为未来可以将云计算运用到节能监管平台建设中,比如可以将中控中心建在“云端”:不需要采购任何服务器、交换机等中控室设备,只需要购买云计算服务,在云端搭建中控中心的软件平台,就可以拥有一个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都很高的“虚拟中控室”。其建设成本很低,很好的避免了设备老化、设备需要更新维护的问题。云计算在节能监管平台中的应用不止于此,在这方面,华南理工大学也有一定的研究。目前市场上也有比较成熟的产品。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