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安全第一的考虑,起重机设备上通常设有各种各样的安全措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门式起重机各个机构上都有一些什么安全措施。首先来看一下门式起重机的起升机构必备的六大安全措施,包括:零压保护装置、零位保护装置、过流保护装置、短路保护装置、正反向联锁保护装置、运行极限位置限位保护装置等,另外还设有上下预限位保护、应急限位保护以及超载保护等装置。门式起重机上有两大运行机构,即大车运行机构和小车运行机构,它们共同构成了门式起重机的运行机构。门式起重机的大、小车运行机构上皆设有和起升机构上必备的六大安全保护装置一样的安全措施。此外,大车运行机构上还设有锚定联锁、防护器顶松轨联锁、电缆卷筒极限限位等保护措施,而小车运行机构上则加设了驾驶室通道口联锁开关保护以及小车锚定装置等。至于门式起重机的其它部分的安全措施也有不少,比如电气部分的各种防护罩、绝缘保护层,设备比较高点上的避雷装置,针对整机设置的应急保护、紧停按钮等。
门式起重机出厂后,一般规定有60小时左右的磨合期(有的称为走合期),这是制造工厂根据起重机使用初期的技术特点而规定的。磨合期是保证起重机正常运转,降低故障率,延长其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靖江市起重设备厂介绍门式起重机磨合期的特点:润滑不良由于新装配的零部件的配合间隙较小,并且由于装配等原因,很难保证配合间隙的均匀性,润滑油不易在摩擦表面形成均匀的油膜,以阻止磨损。从而降低润滑效能,造成机件的早期异常磨损。严重时会造成精密配合的摩擦表面划伤或咬合现象,导致故障的发生。磨损速度快由于新机器零部件加工、装配和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其摩擦表面粗糙,配合面接触面积较小,表面的承压状况不均。机器在运行过程中,零件表面的凹凸部分相互嵌合摩擦,磨落下来的金属碎屑,又作为磨料,继续参与摩擦,更加速了零件配合表面的磨损。因此,磨合期内容易造成零部件(特别是配合表面)的磨损,磨损速度快。这时,如果超负荷作业,则可能导致零部件的损坏,产生早期故障。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