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 - LL-H5/11大流量微纳米气泡曝气

LL-H5/11大流量微纳米气泡曝气

信息介绍 / Information introduction

  一、微纳米曝气机技术背景

  2020年底前,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

  河长制的推出进一步显示出国家对水污染治理、河湖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决心。

  二、黑臭水体的治理方式

  1、黑臭水体的形成

  1.1、外源有机物和氨氮对水中氧的消耗

  1.2、内源底泥中污染物的释放

  1.3、水体不流动和水温升高

  结论:水体黑臭主要是水体缺氧造成的

  2、黑臭水体的治理方法

  2.1、外源阻断

  2.2、内源控制

  2.3、水质净化

  2.4、补水活水

  2.5、生态修复

  3、人工曝气充氧

  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是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中的zui重要的限制因子,决定着水体的生态平衡。

  溶解氧在河水自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水体的自净能力直接与水体溶解氧含量有关。

  据调查,在治理城市内河污染工作中,人工曝气由于操作简单且成效***,是人们普遍采用的方法。

  目前用于黑臭河治理的设备能耗高,增氧效率低,设备操作维护麻烦等缺陷。

  三、微纳米曝气技术介绍

  微纳米气泡技术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21世纪初在日本得到蓬勃发展。其通过旋回剪切、加压溶解、电化学、微孔加压等方式,均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微纳米级的气泡。

  微纳米气泡,是指气泡发生时直径在数十微米到数百纳米之间的气泡,具有常规气泡所不具备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技术**:利用“超溶解释气技术”及“纳米分散技术”协同作用,将空气初步压缩成大量的0.25mm的气泡,然后利用释放系统在半真空的情况下通过气相和液相高度分散,产生直径小于3μm的微米级气泡及纳米级气泡,释放到水体中,达到迅速充氧的效果。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查看全部介绍
推荐产品  /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