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倒装芯片是当今半导体封装领域的一大热点,既是一种芯片互连技术,也是一种理想的芯片粘接技术。以往后级封装技术都是将芯片的有源区面朝上,背对基板粘贴后键合(如引线键合和载带自动键合TAB)。而倒装芯片则是将芯片有源区面对基板,通过芯片上呈阵列排列的焊料凸点来实现芯片与衬底的互连。显然,这种正倒封装半导体芯片、underfill 底部填充工艺要求都更高,辽宁ic零件焊点胶水。随着半导体的精密化精细化,底部填充胶填充工艺需要更严谨,封装技术要求更高,普通的点胶阀已经难以满足半导体underfill底部填充封装,辽宁ic零件焊点胶水。而高精度喷射阀正是实现半导体底部填充封装工艺的新技术产品。底部填充胶具有填补PCB基板与BGA封装之间的空隙,辽宁ic零件焊点胶水,提供机械连接作用,并将焊点密封保护起来。辽宁ic零件焊点胶水
底部填充胶起到密封保护加固作用的前提是胶水已经固化,而焊点周围有锡膏中的助焊剂残留,如果底部填充胶与残留的助焊剂不兼容,导致底部填充胶无法有效固化,那么底部填充胶也就起不到相应的作用了,因此,底部填充胶与锡膏是否兼容,是底部填充胶选择与评估时需要重点关注的项目。将锡膏与底部填充胶按1:3的比例混合,通过DSC(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混合锡膏后的胶水与未混合锡膏胶水热转变温度变化的差异,如没有明显差异则说明底部填充胶与锡膏兼容。东莞芯片缝隙填充胶厂家底部填充胶一般粘度比较低,加热后可以快速固化,而且加热后易返修,高可靠性。
耐温性:这也是客户经常问到的一个问题,作为底填胶,一般涉及到耐温性的需求其实是个别厂家的特殊要求。在SMT组装段,一般底填胶固化是之后一个需要加热的步骤了。然而在有些厂里面可能会让已经填好胶固化后的主板再过一次回流炉或波峰焊(可能也是因为需要补贴BGA之外的一些元器件),这个时候对底填胶的耐温性就提出了一些考验,一般底填胶的Tg了点不超过100度的,而去承受260度以上的高温(已经快达到返修的温度了),要求的确是很苛刻的。据国内一家手机厂商用二次回流的方法(回流焊260℃,7~8min)来测试底填胶的耐温性,测试结果基本上是全军覆没的。这里估计只能使用不可返修的底填才有可能实现了。
点胶通过对芯片焊球或元器件焊点的保护来避免跌落、挤压、弯折后焊接开裂而引发的功能失效;点胶也具有防水、防光透、密封等不同作用。底部填充胶水添加之后还需要再经过高温烘烤以加速环氧树脂的固化時间,另外也可以确保晶片底下的充填胶水真的固化,一般环氧树脂摆放在室温下虽然也可以慢慢的固化,但至少需要花费24小時以上的時间,根据与空气接触的时间长短而有所不同,有些环氧树脂的成份里面还会添加一些金属元素的添加胶水,smt贴片打样企业在选用的时候必须要留意其液态及固态时的表面阻抗,否则有机会产生漏电流问题。底部填充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BGA与PCB板的贴合强度,分散和降低因震动引起的BGA突点张力和应力。
过去,底部填充胶在消费类产品中一般不知加固为何物,有何作用,而SSD从芯片开始进行加固,首先会使用底部填充胶对芯片底部进行完全填充,然后加热160°C固化,底部填充胶不仅可以起到PCB和芯片之间粘合剂的作用,还能把芯片管脚之间的空气完全排出,防止日后芯片管脚的氧化,同时,也可以起到防水作用。近年的消费类智能手机也表现出了不俗的耐摔性,耐跌落的秘诀才被引入于大众的视线里——点胶。smt贴片加工厂商对手机关键部件点胶与否,点胶实施到什么程度有多好,都极大程度上决定着手机的稳健与可靠。底部填充胶可用于延长电子芯片的使用寿命。重庆芯片防振动胶
底部填充胶因为疾速活动,低温快速固化、方便维修和较长任务寿命等特性。辽宁ic零件焊点胶水
底部填充胶的储存温度介于2℃~8℃之间,使用将之在室温下放置1小时以上,使产品恢复至室温才可以使用。underfill底填胶操作前,应确保产品中无气泡。注胶时,需要将Underfill电路板进行预热,可以提高产品的流动性,建议预热温度:40~60℃。开始给BGA镜片做路径的一次点胶,将底部填充胶点在BGA晶片的边缘。等待约30~60秒时间,待底部填充胶渗透到BGA底部。给BGA晶片再做第二次L型路径点胶,注意胶量要比一次少一点,等待大约60S左右,观察黑胶是否有扩散到BGA的四周并形成斜坡包覆晶片,此步骤的目的是确保晶片底下的underfill有少气泡或者空洞。辽宁ic零件焊点胶水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暂无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