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 - 立秋 ‖ 凉风绕曲房 静心以入秋

立秋 ‖ 凉风绕曲房 静心以入秋

信息介绍 / Information introduction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

是秋天的***个节气,**孟秋时节的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即将、始建,立秋,即意味着秋季的来临,此后暑气未褪但渐衰,天气慢慢转凉,阳气收敛而阴气增长,是迈入秋收冬藏的过渡时分。


立秋之节气由来己久,秋之始,常成为文人雅士寄聊伤感的对象,留下来的名作甚多,举不胜数,秋为题材的随手捏来,书法名帖自然也不少。


张芝《秋凉帖》


此帖为章草,笔迹高古,冠绝古今。用笔古朴含蓄,圆润健劲,结体随***的趋势而变,自然流畅,少有夸张形式的“燕尾”,收笔含蓄,大多作点或捺点,或者回钩下连,具有今草气息,是张芝**作。


王献之《中秋帖》


《中秋帖》是***的古代书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意即稀世珍宝,现藏故宫博物院。草书3行,共22字,释文:中秋不复不得相, 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无署款。



秋高气燥宜养生


“立秋之日凉风至”。但“立秋”并不意味着秋天的萧瑟肃杀已经到来,尤其对于我国南方地区而言,称天候和煦尚且过早。立秋至秋分这段日子被称为“长夏”。不仅暑气一时难消,而且“秋老虎”依然存在。但是,天地自然还是起了变化,出现了中午热、早晚凉的“尜尜天”,而且“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就结霜。



早卧早起,养阴护阳

起居上宜早睡早起,早睡能养阴,早起则可护阳。此时早晚偏凉,但中午依然很热,体弱多病的人注意加减衣物,特别是要足下保暖。立秋之后光照时间逐渐变短,人体容易产生抑郁之情,因此需要保持从容、平和的心态和情绪。


小建议:书法静心,一笔一划间即凝气消暑,不妨来早起临帖吧。




饮食多酸少辛

立秋后的总体饮食原则是多酸少辛。秋季肺气当令,辛味食物(辣椒、葱、姜、蒜等)有助肺气,如果过食造成肺气过旺就会导致咳嗽、黄痰等呼吸系统问题。而酸味食物入肝,肝气可挟制肺气,使人体处于平衡状态。秋季燥邪当令,饮食上还要滋阴***,可适当多食梨、葡萄、香蕉等水果。另外,余热未消,气候干燥,人体津液未完全恢复平衡,人容易感到口干舌燥、疲乏无力,中医上称之为“秋燥”、“秋乏”,此时宜饮茶养生。


小建议:此时饮茶养生需讲究温润之道。相当宜饮青茶,又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青茶汤色金黄,内质馥郁,其味爽口回甘。既有绿茶的清香和天然花香,又有红茶醇厚的滋味,温热适中,常饮能益肺,生津润喉,有效***体内余热,恢复津液,对身体大有好处。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立秋了,何必悲寂寥,晴空一碧,天高云淡,岂不美哉?秋的飘零,换得一筐硕果,岂不快哉?盛夏与仲秋间的微妙过渡,相当需用心体悟,秋之美,即转瞬。




END



章桐文化秉承文化传承、书香传家的**理念,以研习、交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主旨。开设国学、书画、戏曲、茶艺、古琴、插花等课程教学,并融合赛事、讲座、雅集、文心之旅、展览展示为一体,构建艺术交流、文化传播、美学空间和诗性家园的全新综合***平台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查看全部介绍
推荐产品  /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