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 - 南京交流互感器接线 南京华仁电子供应

南京交流互感器接线 南京华仁电子供应

信息介绍 / Information introduction

电流互感器安装使用注意事项:选择电流互感器时,其额定电压应等于被测电路的电压,其一次额定电流应大于且应接近被测电路的持续工作电流。接线时,一次绕组端子L1L2串入被测回路,二次绕组的端子K1K2与测量仪表串联,并注意电流互感器的极性。l电流互感器的铁芯,外壳及每一个级次的二次绕组必须有可靠的接地。但每一个级次不允许两点及两个以上的多点接地,在运行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时,不允许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南京交流互感器接线,南京交流互感器接线,南京交流互感器接线。工作时,应先将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短接,否则二次侧开路时会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压,对设备人员造成危险。三相互感器与电流表和电度表电能表如何接线?南京交流互感器接线

电流互感器(CT)的功能是将大电流变换成小电流,或高压电流变换成低压电流(1A或5A),供计量、检测仪表和继电器保护装置使用。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与电力变压器相似,有铁芯、初级线圈等结构元件。初级、次级线圈中电流之比近似地与其匝数成反比。使用时,初级线圈串联于被测量电流的C电路中,而次级线圈则与量测仪表及继电器的电流线圈串联。低压电流互感器是应用于720V及以下开关设备使用电流互感器,其绝缘水平一般是工频耐受电压3kV/1min,雷电冲击耐受电压10kV。而中压开关设备是1000V 以上的设备,一般的 10kV开关柜的耐压水平是42kV/1min,雷电冲击耐受电压75kV,要想低压互感器用于中压设备必须解决绝缘问题。无锡二次互感器作用电流互感器的选择方法有哪些?

互感器又叫仪用变压器,是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统称。能够把高压转变成低电压,大电流转变成小电流,用于测量或保护系统。它的作用主要是将高电压或大电流按比例转换为标准低电压(100V)或标准小电流(均指额定值)(5A或1A,均指额定值),以实现测量仪器、防护设备和自动控制设备的标准化和小型化。此外,可将互感器隔开高压系统,以确保人体及设备的安全。互感器可分为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两种。在高压和超高压电力系统中,电压互感器可以用来测量电压和功率等。在电力拖动线路中,电流互感器可用于测量交换电流、测量交换电度和保护。

电压互感器现场校验仪工作中,需要设备复杂,体积大,重量重,电压高,准备时间长,工作效率低下并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的实际情况。科学系统的研究电压互感器的特性,建立科学的理论模型在大量实验验证的基础上研制出HGQ-DY电压互感器现场校验仪。可满足用户对电压互感器的误差(比差、角差)的测量。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执行标准:必须按照JJG1021-2007《电力互感器》和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进行检验。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磁饱和及霍尔电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电流互感器型号由两部分组成,斜线前面包括符号和数字,符号含义见表3-6,符号后数字表示耐压等级,单位是千伏(kV)。斜线后部分,由两组数字组成,前一组表示准确度等级,第二组数字表示额定电流。例如,LFC-8/0.2-200就表示为贯穿复匝(即多匝)式的瓷绝缘的电流互感器,其额定电压为8kV,初级额定电流为200A,准确度等级为0.2级。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电流统一规定为5A.在确定电流互感器的电流比时,应保证电流互感器的一次额定电流大于被测电路电流。穿心式互感器的一次绕组需要在安装时自己绕制。穿绕时,接电源端的导线从互感器上标有“L1”的一端穿入孔中。若导线为1匝,则穿过后直接去接下面的线路(例如开关或负载);若超过1匝,则回头再从L1端穿过,直至达到要求的匝数。导线从互感器的中心孔中穿过几次就是几匝,若导线直接穿过,就是1匝。电缆终端处零序电流互感器的正确安装方式。无锡二次互感器作用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与智能型电动机保护器的运用。南京交流互感器接线

电压互感器在运行时,一次绕组并接在线路上,二次绕组并接仪表或继电保护装置等。按照标准规定,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电压为100V或100√3V,电压表与电压互感器配套使用,可将一次侧的电压直接在二次侧的电表中读出。为什么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不允许短路?由于电压互感器本身阻抗小,一旦副边发生短路,电流将积聚增长而烧坏线圈。因此,电压互感器一次侧装有熔断器,二次侧必须可靠接地,以免一、二次侧绝缘损坏时,二次侧出现对地高电位而造成人身和设备故障。所以,互感器二次侧也可以装设熔断器用于保护自身因短路而造成的损坏。南京交流互感器接线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查看全部介绍
推荐产品  / Recommended Products